-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机会也在不断增加。
惠州拥有多个产业园区,包括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这些区域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就业机会来源:
1. "制造业":惠州是中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华硕、比亚迪等知名企业,提供电子制造、组装等岗位。
2. "高新技术产业":随着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不断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也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
3. "服务业":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金融、房地产、教育、医疗、旅游等服务业领域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
4. "基础设施建设":惠州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交通、能源等,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5. "创新创业":惠州政府鼓励创新创业,为创业者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也为就业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总体来说,惠州的就业机会是相对较多的,尤其是在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不过,具体的就业机会数量和质量会受到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和个人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您有特定的行业或领域偏好,可以针对性地了解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举报 -
首先我的是肯定的。
现在带你了解惠州。
第一,
惠州,别称鹅城,广东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认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背靠罗浮山,南临大亚湾,境内东江蜿蜒,地处北纬2224′―2357′、东经11351′―11528′之间,全市总面积11347平方千米,下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和龙门县,设有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惠州市常住人口为6042852人。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77.36亿元。
惠州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一直以来都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古时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惠州是中国近代抗争史的前沿阵地,曾建立华南抗日战争的主力部队—东江纵队。惠州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广东汉剧、粤剧、渔歌、山歌、舞龙、舞狮、舞春牛、瑶族的舞火狗等各种文化活动盛行。
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数量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惠州是客家人、潮汕人和广府人融合得最为成功的地方,也是客家人从陆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重要通道之一。客家人是惠州人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客家文化是惠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了解一下惠州的经济
2021年全年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977.36亿元,同比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2.54亿元,同比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652.76亿元,同比增长14.4%,两年平均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92.06亿元,同比增长5.3%,两年平均增长3.2%。
2020年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221.79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9.09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34.36亿元,同比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68.33亿元,同比增长1.2%。
第三,了解一下惠州的工业
2019年,惠州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9家。高新技术企业1322家,净增217家;R&D投入占比提高到2.4%。上规模企业净增450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分行业看,电子行业增长1%;石化行业下降3.9%;汽车行业下降0.4%。分企业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2.0%;国有控股企业下降0.8%。民营企业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下降0.1%,其中内销产值增长5.2%;出口交货值下降10.7%。内外销比例为70:30。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6.9%、41.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9%,实现利润总额281.07亿元,下降18.0%。
2021年,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82.3亿元,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7.4%,比前三季度两年平均低0.1个百分点。工业的34个行业中,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的行业有19个。惠州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发展的“2+1”产业中,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13.9%,两年平均增长9.4%,比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高2个百分点;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加值增长11.9%,两年平均增长5.4%;生命健康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5%。
总结,工业产业就业机会最多,另外国内贸易,对外经济,保险,旅游,服务业等就业机会也多。
举报